推广 热搜: 钢结构课程设计  钢结构预算  钢结构设计规范  钢结构漆  重庆钢结构  钢结构工程  深圳钢结构  四川钢结构  广州钢结构公司  钢结构工程师 

新版GB50017《钢结构设计规范

   日期:2020-08-30     浏览:0    评论:0    
核心提示:  新版GB50017《钢结构设计规范》_设计/艺术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。钢结构设计规范  新版GB50017《钢结构设计规范》 (1)新增条

  新版GB50017《钢结构设计规范》_设计/艺术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。钢结构设计规范

  新版GB50017《钢结构设计规范》 (1)新增条文——较详细讲解 (2)修改条文——指明修改之处 (3)强制条文——重申重要性 (4)未改条文——简要概述规范比 背 景 (1)GBJ17-88 从1997年起开始修订,2001年 12月完成报批 稿,这两年其它规范陆续推出,不断修改协调。 (2)吸收了国内外近十年的钢结构研究和工程应用成果,借 鉴了欧洲、美国、英国、澳大利亚等国新规范的经验。 (3) 条文增改部分超过2/3。 (4)明确了强制性条文,必须执行。 (5)既考虑了原则性、也考虑了可操作性。 第1 章 1.0.1条 基本原则,未变 总 则 1.0.2条 增加对冷弯成型的构件及其连接要符合《冷弯薄 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》 1.0.3 条 增加提到相关规范名称,如荷载取值必须符合 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》要求、地震区的建筑物和构筑 物符合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》、《构筑物抗震设计规 范》、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》要求。 1.0.4条 设计原则,未变 1.0.5条(强制条文) 在钢结构设计文件中,应注明建筑结 构的设计使用年限、钢材牌号、连接材料的型号(或钢 号)和对钢材所要求的力学性能、化学成分及其他的附 加保证项目。此外,还应注明所要求的焊缝形式、焊缝 质量等级、端面刨平顶紧部位及对施工的要求。 1.0.6条 特殊设计要求,未变 第2 章 术语和符号 材料并入第3章。第2章主要列出《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 号标准》( GB/T50083-97 )中没有的术语(如腹板“通 用高厚比”等),但符号列出较全。 第3 章 基本设计规定 3.1 设计原则 3.1.1条 设计基础,未变 3.1.2 条(强制条文)承重结构应按下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: (1)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:构件和连接的强度破坏、疲劳 破坏和因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,结构和构件丧失 稳定,结构转变为机构和结构倾覆。 (2)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包括:影响结构、构件和非结构构件 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,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,影响正 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(包括混凝土裂缝)。 3.1.3条(强制条文)设计钢结构时,应根据结构破坏可 能产生的后果,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。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的安全等级可取为二 级,其他特殊建筑钢结构的安全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 另行确定。 3.1.4条(强制条文)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钢结构时, 应考虑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,必要时尚应考虑荷载效 应的偶然组合。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钢结构时,考虑荷载效应 的标准组合,对钢与混凝土组合梁,尚应考虑永久组 合。 3.1.5条(强制条文)计算结构或构件的强度、稳定性以 及连接的强度时,应采用荷载设计值(荷载标准值乘以 荷载分项系数);计算疲劳时,应采用荷载标准值。 3.1.6条 计算结构或构件强度和稳定时,动力荷载设计值 乘以动力系数;计算疲劳和变形时,动力荷载标准值 不乘以动力系数。 局部修改“计算吊车梁或吊车桁架及其制动结构的疲劳 和挠度时,吊车荷载应按作用在跨间内荷载效应最大 的一台吊车确定。” 3.1.7条, 3.1.8条, 3.1.9条移到3.2节 3.2 荷载和荷载效应计算 新增本节 3.2.1条(强制条文)设计钢结构时,荷载的标准值、荷 载分项系数、荷载组合值系数、动力荷载的动力系数 等,应按现行国家标准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》 GB50009的规定采用。 不能用国外规范 结构的重要性系数 ?0应按现行《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 标准》的规定采用。 GB50068 的 7.0.3 条注“对设计工作寿命为 25 年的结构构件, 各结构规范可根据各自情况确定 ? 0 值”。本规范根据工 作寿命 50年时? 0 =1.0,工作寿命 5年时 ?0= 0.9 ,规定工 作寿命25年取?0≥0.95。 修订后的荷载规范将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统一规定为 0.5kN/m2(原规定分0.3、0.5、0.7kN/m2三级),但注明 “对不同结构可按有关设计规范作0.2kN/m2的增减”。所 以本规范在本条注明了“对支承轻屋面的构件或结构, 当仅有一个可变荷载且受荷面积超过60m2时,取 0.3kN/m2 ” ;对重屋面由于增加了以永久荷载为主的组 合,不再提高屋面活荷载。 3.2.2条 原规范对重级工作制吊车梁,将荷载规范规定的 横向水平荷载乘以增大系数以考虑吊车的摇摆力。现改为 按下式计算: HK= ? Pkmax 式中Pkmax为吊车最大轮压标准值;系数?=0.1(一般软钩 吊车),0.15(抓斗或磁盘吊车)和0.2(硬钩吊车)。 根据《起重机设计规范》(GB3811-83),按吊车利用 等级(即循环次数,分为U0-U9等10级)和载荷状态(载荷 谱系数Kp有轻、中、重、特重等4级)综合划分吊车工作级 别为A1?A8级。本规范所指轻级工作制即A1?A3级;中级为 A4?A5级;重级为A6?A8级(其中A8为特重级)。 3.2.3条 计算屋盖桁架考虑悬挂吊车和电动葫芦时:在同 一跨每条运行线路上的台数:梁式吊车≤2,电动葫芦 ≤1。 3.2.4条 (原3.1.9条)冶炼车间荷载折减系数,未变 3.2.5条 结构的计算模型和基本假定应尽量与构件连接的 实际性能相符。 3.2.6条 建筑结构的内力一般按结构静力学方法进行弹性 分析,符合本规范第9章的超静定结构,可采用塑性分 析。采用弹性分析的结构中,构件截面允许有塑性变 形发展。 3.2.7条 框架结构梁与柱刚性连接,梁柱交角不变,连接 能承受最不利内力;梁与柱铰接,充分的转动能力, 传递剪力和轴力;梁与柱半刚性连接,具有有限转动 刚度,交角变化,确定弯矩—转角曲线,考虑连接变 形影响。 ?N ? ?u ? 0.1 的框架结构(一般指无支撑纯 3.2.8条 对 ?H ? h 框架)宜采用二阶弹性分析”。此处?N为所计算楼层各 柱轴压力之和;?H为所计算楼层及以上各层水平力之和; h 为所计算楼层的高度; ? u 为所计算楼层按一阶分析的 层间侧移,此处可用位移容许值[?u]代替。 a.采用二阶分析时,应在每层柱顶附加考虑假想水平力 Hni: H ni ? ? y Qi 250 1 0.2 ? ns 式中, Qi 为第 i 楼层的总重力荷 载设计值; ns为框架总层数,取 0.2 ? 1 / ns ? 1 ?y为钢材强度影响系数; Q235钢,?y =1.0 Q345钢,?y =1.1 Q390钢,?y =1.2 Q420钢,?y =1.25 b. 采用二阶分析时,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?=1.0。 c. 规范提出了采用二阶弹性分析时,杆端弯矩的近似 计算方法: M2=M1b+?2i M1s 1 ? 2i ? ?N ? ?u 1? ? H ?h 式中 M1b 、M1s ── 分别为框架无侧移或有侧移时按一阶弹性 分析求得的杆件端弯矩; ?2i ── 考虑二阶效应第i层杆件的侧移弯矩增大系数。 如?2i 1.33,宜增加框架刚度 本条不适用于门式刚架和塑性设计刚架 3.3 材料选用(原规范第2章) 3.3.1 条 (原 2.0.1 条)增加使用钢材的牌号(原规范有 3 号钢、16Mn、15MnV)现为: Q235 (相当于作废的旧标准的3号钢) Q345 ( 相 当 于 作 废 的 旧 标 准 的 16Mn 、 12MnV 、 14MnNb、16MnRE、18Nb) Q390 ( 相 当 于 作 废 的 旧 标 准 的 15MnV 、 15MnTi 、 16MnNb) Q420 (相当于作废的旧标准的15MnVN、14MnVTiRE) 其中,15MnVN曾用于九江长江大桥(栓焊铁路桥)。 3.3.2条(原2.0.2条)下列情况不应采用Q235钢(沸腾钢) 焊接结构: (1)直接承受动力荷载或振动荷载且需要验算疲劳的结构; (2) 工作温度低于T-20℃时:直接承受动力荷载或振动荷 载但可不验算疲劳的结构;承受静力荷载的受弯和受拉 重要承重结构; (3)工作温度T≤-30℃的所有承重结构; 非焊接结构: 工作温度T≤-20℃的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且需要验算疲劳的结 构; 3.3.3条(强制条文, 原2.0.3条 ) 承重结构采用的钢材应 具有抗拉强度、伸长率、屈服强度和硫、磷含量的合格 保证,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。 焊接承重结构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构采用的钢材还应 具有冷弯试验合格保证 材质单指标必须齐全 3.3.4条(原2.0.3条 ) 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焊接和非焊接 结构钢材应提出冲击韧性合格保证。 3.3.5条(原2.0.4条)钢铸件,未变 3.3.6条 增加Z向钢,厚板容易出现层状撕裂,这对沿厚 度方向受拉的接头来说是很不利的,因而需要采用厚度方 向性能钢材。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中 均规定厚度大于40mm时应采用厚度方向性能钢材。 3.3.7条 增加耐候钢技术要求,对耐腐蚀有特殊要求,受 腐蚀介质作用 3.3.8条(原2.0.5条 )增加栓钉材料要求 3.4 设计指标 3.4.1条(强制条文)钢材强度设计值为fy/?R。 ?R为抗力 分项系数,对 Q235 钢, ? R =1.087 ;对 Q345 、 Q390 和 Q420 钢, ? R = 1.111 。这样对 Q345 钢来说,比原规范 的16Mn(?R=1.087)强度设计值有所降低。原因为: ① Q345钢包括旧标准的5种钢材,统计资料不足; ② 近年来发现16Mn钢质量不理想,稍厚(当t20 mm)就容易分层。 指标对应计算点的钢材厚度 (1) 钢 板 厚 度 增 加 到 100mm ( 原 规 范 3 号 钢 ? 50mm , 16Mn和15MnV钢?36mm),这是为了与轴压 d曲线相呼 应。其实,厚板的统计资料尚不够充分。板厚 16mm时, 厚度分组标准变化。 (2)Q345钢相应的对接焊缝强度设计值降低。 (3)普通螺栓的A、B级,根据GB5782-86,其材料不是3 号 钢 , 分 为 5.6 和 8.8 级 , 现 改 取 ftb=210 , 400N/mm2, fvb=190,320N/mm2。 (4)普通螺栓的C级,分为4.6和4.8级。 (5)增加承压型连接高强度螺栓的抗拉强度。 A、B级螺栓都是以前的“精制螺栓”,质量标准要求 相同。只是 A 级螺栓用于 d?24mm 和 L (螺栓公称长度) ? 10d或 L?150mm (按较小值); d或 L 较大者称为 B 级螺 栓。 铆钉连接在验收规范 GB50205 中已无条文,在设计 中规范中是否保留,意见不一致,现予保留。 3.4.2条(强制条文)强度设计值折减系数: 单面连接角钢 施工条件差的高空焊接 增加“无垫板的单面施焊对接焊缝乘以系数0.85”。 3.5 结构或构件变形的规定 正文为原则规定,具体数值规定在附录A。 3.5.1 条(新增条文)受弯构件的挠度容许值考虑两种情 况: [uT]——恒载+活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容许值,主要 是观感要求 [uQ]——为活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容许值,主要是 使用要求。 将吊车梁和吊车桁架挠度改为按一台起重量最大吊车加自 重进行计算(相应挠度容许值有所调整)。理由:① 符 合“正常使用极限状态”的要求;② 与多数国外规范相 一致。 3.5.2条(原3.3.1条 ) 不考虑截面削弱,未变 3.5.3 条(新增条文)构件预先起拱值,一般取恒载标 准值+1/2活载标准值产生的挠度值。 原3.3.2~3.3.5 条移至附录A 第4 章 受弯构件的计算 4.1 强度 4.1.1条 实腹受弯构件,抗弯强度计算 My Mx ? ? f ? xWnx ? yWny ?x= ?y= 1.0由“直接承受动力荷载”改 为“需要计算疲劳的梁” 4.1.2条 抗剪计算,未变 4.1.3条 在梁局部承压强度计算中,将集中力在腹板边缘 的分布长度增加为(与梁与柱刚性连接节点一致): lz ? a ? 5hy ? 2hR 式中, a为集中力支承长度; hy为梁外表面至腹板边缘 距离;hR为轨道的高度。 4.1.4条 折算应力计算,未变 4.2 整体稳定 Mx ? f ?bWx 4.2.1条 保证整体稳定的措施,未变 4.2.2条 平面内稳定计算,未变 4.2.3条 双向受弯梁稳定计算,未变 4.2.4条 保证箱形截面受弯梁稳定性,未变 4.2.5条(新增条文) 梁支座处构造措施防止梁端扭转 4.2.6条 减小梁受压翼缘侧向计算长度的支撑,按梁受压 翼缘为轴心压杆,根据翼缘轴力(如N=sAf)计算所需的 支撑,而不再统一取 F? Af f 85 fy 235 4.3 局部稳定 组合梁腹板局部稳定计算有较大变动,主要有: ① 对原来按无限弹性计算的腹板各项临界应力作了弹 塑性修正。 ② 原各种应力共同作用下的临界条件公式来源于完全 弹性条件,新的公式( 4.3.3-1 )等参考了澳大利亚规 范等资料,适合于弹塑性修正后的临界应力。 ③ 无局部压应力且承受静力荷载的焊接工字形载面梁, 规定按新增加的4.4节利用屈曲后强度设计。 4.3.1条(新增条文) 主要增加内容: (1)受静力和间接动力的组合梁宜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。 (2)受直接动力的吊车梁等应配置加劲肋, 且当 h0 / t w ? 80 235 / f y 应计算腹板稳定性。 (3)轻、中级工作吊车梁计算腹板稳定性时,轮压设计 值可乘折减系数0.9 4.3.2条 不计算” 主要修订内容: 时,可 (1)取消“对无局部压应力的梁, h0 / t w ? 100 235 / fy (2)增加“ h0 / t w ? 150 235 / fy (受压翼缘扭转未受约束时 )需配置纵向加劲肋” (3)任何情况下h0/tw≤250 (4)梁支座和上翼缘集中荷载处,宜设置支承加劲肋 4.3.3 条 取消横向加劲肋间距验算,直接验算区格局部稳定 性。仅配横向加劲肋时: ? s ? ?s ? cr ? ?? ? sc ? ? ? ? ? ? ? ? ? s ? 1.0 c ,cr ? ? cr ? 2 2 (4.3.3 ? 1) 单项临界应力scr,?cr,sc,cr各有三个计算公式 例如计算scr 为 4.3.3-2a、 b、 c三个公式。其中 a式的临界 应力等于强度设计值f;而c式为完全弹性的临界应力,与原 规范的规定相当;b式则为弹性到屈服之间的过渡。公式采 用了国际通行的表达方式,采用通用高厚比 ? ? b 作为参数,即 f y / s cr (a) 当 ?b ? 0.85时, ?b ? 1.25时, s cr ? f 2 s cr ? 1.1 f / ?b 当 0.85 ? ?b ? 1.25时, 当 s cr ? [1 ? 0.75(?b ? 0.85)] f (b) (c) 式中 ? 为腹板受弯计算时的通用高厚比 b 当梁受压翼缘扭转受到约束时, fy 2hc / t w ?b ? ? 177 235 fy 2hc / t w ?b ? ? 153 235 当梁受压翼缘扭转未受到约束时, hc为梁腹板弯曲受压区高度 计算?cr为4.3.3-3a、b、c三个公式。通用高厚比 ?s ? 当 ?s ? 0.8时, 当 0.8 ? ?s ? 1.2时, 当 f vy / ? cr ? cr ? f v (a) ? cr ? [1 ? 0.59(?s ? 0.8)] f v (b) ? cr ? 1.1 f v / ?2 s (c) ?s ? 1.2时, 式中 ?s ? f vy / ? cr 为用于腹板受剪计算时的通用高厚比, f vy 为钢材抗剪屈服强度,等于 f y / 3 ; 当a/ho?1.0时, ?s ? ho / t w 41 4 ? 5.34( ho / a ) 2 ? fy 235 当a/ho1.0时, ?s ? ho / t w 41 5.34 ? 4(ho / a ) 2 ? fy 235 计算sc,cr为4.3.3-4a、b、c三个公式。通用高厚比 ?c ? 当 ?c ? 0.9时, 当 当 f y / s c ,cr s c,cr ? f (a) 0.9 ? ?c ? 1.2时, s c,cr ? [1 ? 0.79(?c ? 0.9)] f (b) s c,cr ? 1.1 f / ? 2 c ?c ? 1.2时, (c) 式中?c ? 高厚比, f y / s c ,cr 为用于腹板受局部压力计算时的通用 ho / t w 28 10.9 ? 13.4(1.83 ? ho / a) 3 当0.5?a/ho?1.5时, ?c ? ? fy 235 当1.5a/ho ?2.0时, ?c ? ho / t w 28 18.9 ? 5a / ho ? fy 235 4.3.4 条 腹板同时配纵、横向加劲肋时 , 取消纵向加劲肋位 置验算,直接验算区格局部稳定性。 1、受压翼缘与纵向加劲肋之间的区格 sc ? s ?? ? ? ? ? ? 1.0 ? ?? ?? ? ? s cr1 ? ? cr1 ? ? s c ,cr1 ? ? 2 2 (4.3.4 ? 1) 临界应力scr1,?cr1,sc,cr1按(4.3.3-2和4.3.3-3)计算 按(4.3.3-2)计算scr1时?b用?b1代替 当梁受压翼缘扭转受到约束时, 当梁受压翼缘扭转未受到约束时, ? ? h1 / t w b1 h1 / t w ?b1 ? 75 fy 235 fy 235 64 h1为纵向加劲肋至腹板计算高度边缘的距离。 按(4.3.3-3)计算?cr1时h0用h1代替 按(4.3.3-2)计算sc,cr1时?b用?c1代替 当梁受压翼缘扭转受到约束时, h1 / t w f y ?c1 ? 56 235 当梁受压翼缘扭转未受到约束时, ? ? h1 / t w c1 fy 235 40 2、受拉翼缘与纵向加劲肋之间的区格 ? s2 ? ? ? ? s c2 ? ? 1.0 ?s ? ? ?? ?? ? ? ?s c ,cr 2 ? cr 2 ? ? cr 2 ? 临界应力scr2,?cr2,sc,cr2按(4.3.3-2~4)计算 2 2 (4.3.4 ? 4) s2为腹板在纵向加劲肋处的弯曲正应力 sc2为腹板在纵向加劲肋处的横向压应力sc2 = 0.3sc 按(4.3.3-2)计算scr2时?b用?b2代替 h2 / t w ?b 2 ? 194 fy 235 按(4.3.3-3)计算?cr2时,h0用h2代替 按(4.3.3-4)计算sc,cr2时,h0用h2代替,当a/h22时,取a/h2=2 4.3.5条 取消吊车梁腹板计算,改成 受压翼缘与纵向加劲肋间配短加劲肋时,区格局部稳定性 计算 ? s s ?? ? ? c ? ? 1.0 ? ?? ?? ? ? ? s cr1 ? ? cr1 ? ? s c ,cr1 ? ? 2 2 (4.3.4 ? 1) 临界应力scr1,?cr1,sc,cr1按 (4.3.3-2~3)计算, h0用h1代 替,a用a1代替 按(4.3.3-2)计算sc,cr1时?b用?c1代替 当梁受压翼缘扭转受到约束时, 如a1/h11.2, a /t ?c1 ? 1 w 87 fy 235 fy a1 / t w 87 235 ?c1 ? ? a1 ? ? ? 0 . 4 ? 0 . 5 ? h1 ? ? ? a1 / t w ? ? 当梁受压翼缘扭转未受到约束时, c1 73 fy a1 / t w 如a1/h11.2, 73 235 ?c1 ? ? a1 ? ? ? 0 . 4 ? 0 . 5 ? ? h 1 ? ? fy 235 4.3.6条 加劲肋构造要求,未变 bs / t s ? 15 235 / f y 4.3.7条 支承和支座加劲肋计算,未变 4.3.8 条 局部修改:梁受压翼缘自由外伸宽度 b 与厚度 t 之比, 应符合要求 b 235 ? 13 t fy 当?x=1.0时,b/t可放宽至 15 235 / f y 4.4 组合梁腹板考虑屈曲后强度的计算 新增本节 4.4.1 条 ( 1 )本节条款不适用于吊车梁,因有关资料不充 分,多次反复屈曲可能导致腹板边缘出现疲劳裂纹。 (2)梁腹板受剪屈曲后强度计算,利用了张力场概念。使 极限剪力大于屈曲剪力。精确确定张力场剪力值需要算 出张力场宽度,比较复杂,为简化计算,条文采用了相 当于下限的近似公式。 ( 3 )利用腹板屈曲后强度,即使 h0/tw 很大,一般也不再 考虑设置纵向加劲肋。而且只要腹板的抗剪承载力不低于梁 的实际最大剪力,可只设支承加劲肋,而不设置中间横向加 劲肋。 ( 4 )利用腹板屈曲后强度后,梁的抗弯承载力有所降低, 但降低不多,对Q235钢的梁来说,当h0/tw=200(受压翼缘扭 转受到约束)或h0/tw=175(受压翼缘扭转未受约束),抗弯 承载力只下降5%以内。 腹板仅配支承加劲肋,考虑屈曲后强度 抗弯和抗剪承载能力验算 M ?Mf ? V ? ? ? 0.5V ? 1? ? ? M ? M ? 1.0 u eu f ? ? 式中 M、V——所计算截面处梁的弯矩和剪力设计值。 2 当MMf时,取M=Mf,当V/Vu?0.5时,取V=0.5Vu Mf——梁两翼缘所承担的弯矩设计值,规范的Mf计算式是 考虑两翼缘截面不等的情况; ? ? h12 ? M f ? ? Af 1 ? Af 2 h2 ? f ? h2 ? ? Vu、Meu——梁抗剪和抗弯承载力设计值。 ① 腹板屈曲后的抗剪承载力Vu应为屈曲剪力与张力场剪 力之和,根据理论和试验研究,抗剪承载力设计值Vu可用 下列公式计算: 当?s?0.8时 当0.8?s?1.2时 Vu=hwtwfv Vu=hwtwfv[1-0.5(?s-0.8)] (a) (b) 当?s1.2时 式中 Vu=hwtwfv/?s1.2 ( c) ?s——用于抗剪计算的腹板通用高厚比。 ?s ? fy ? cr ? ho / t w 41 ? ? fy 235 当 a/ho?1.0 时 , ? =4+5.34(ho/a)2 ; 当 a/ho1.0 时 , ? = 5.34+4(ho/a)2 。如果只设置支承加劲肋而使 a/ho 甚大时,则 可取?=5.34。 ② 腹板屈曲后梁的抗弯承载力Meu 腹板屈曲后考虑张力场的作用,抗剪承载力有所提高,但由 于弯矩作用下腹板受压区屈曲后,使梁的抗弯承载力有所下降 我国规范采用有效截面的概念来计算梁的抗弯承载力。 M eu ? ? x? eWx f ?e为梁截面模量折减系数 假定腹板受压区有效高度为?hc,等分在hc的两端,中部则扣 去( 1-? ) hc 的高度,梁的中和轴也有下降。现假定腹板受拉 区与受压区同样扣去此高度,这样中和轴可不变动,计算较为 简便。hc为腹板受压区的高度。 梁截面惯性矩为(忽略孔洞绕本身轴惯性矩): I xe hc 2 1 3 ? I x ? 2(1 ? ? )hc t w ( ) ? I x ? (1 ? ? )hc tw 2 2 梁截面模量折减系数为: 上式是按双轴对称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? x=1.0 得出的偏安全的 近似公式,也可用于?x=1.05和单轴对称截面。 Wxe I xe (1 ? ? )hc3t w ?e ? ? ? 1? Wx Ix 2I x 有效高度系数?,与计算局部稳定中临界应力s cr 一样以通 用高厚比 ?b ? f y / s cr 作为参数,也分为三个阶段,分界 点也与计算 s cr 相同,即 当 ?b ? 0.85 时, 当 0.85 ? ?b ? 1.25时, ? ? 1.0 ? ? 1 ? 0.82(?b ? 0.85) (a) (b) 当 ?b ? 1.25时, ? ? (1 ? 0.2 / ?b ) / ?b (c) 通用高厚比?b仍按局部稳定计算中公式计算,即 2hc / t w ?b ? 177 fy 235 (受压翼缘扭转受到约束) 或 2hc / t w ?b ? 153 fy 235 (梁受压翼缘未受到约束) 任何情况,以上公式中的截面数据 Wx 、 Ix 以及 hc 均按截 面全部有效计算。 4.4.2条 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的加劲肋 ( 1)只设横向加劲肋(支承加劲肋和剪力较大区的中间横 向加劲肋),但不允许在腹板单侧设置。 张力场使中间横向加劲肋所受轴心压力规定为: Ns=Vu-hotw?cr+F 式中,Vu即腹板屈曲后的抗剪承载力;?cr为临界剪应力;F 为承受的集中荷载。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加劲肋处平面外稳定 性 ( 2)梁的支座加劲肋除支座反力外,还承受张力场斜拉力 水平分力H 2 H ?? ?Vu ? ? cr hwt w 1 ? ?a / h0 ? ? ? ? ? 对设横向加劲肋的梁,a取支座端区格的加劲肋间距。对不 设中间加劲肋的腹板, a取梁支座至跨内剪力为零的距离。 H 的作用点在距腹板高度边缘 ho/4处。按压弯构件计算加劲 肋强度和平面外稳定性,截面和计算长度同一般支座加劲肋。 为了增加抗弯能力,在梁外端加设封头板(图a)。可采用下 列方法之一进行简化计算:①将封头板与支座加劲肋之间视 为竖向压弯构件,简支于梁上下翼缘,计算其强度和稳定; ②将支座加劲肋按承受支座反力 R 的轴心压杆计算,封头板 截面积则不小于Ac=3h0Ht/(16ef),式中e为支座加劲肋与封头 板的距离;f为钢材强度设计值。 为了增加抗弯能力,在梁外端加设封头板(图a)。可采用下 列方法之一进行简化计算:①将封头板与支座加劲肋之间视 为竖向压弯构件,简支于梁上下翼缘,计算其强度和稳定; ②将支座加劲肋按承受支座反力 R 的轴心压杆计算,封头板 截面积则不小于Ac=3h0Ht/(16ef),式中e为支座加劲肋与封头 板的距离;f为钢材强度设计值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同类新闻
0相关评论

推荐图文
推荐新闻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
Powered By DESTOON